设为主页 | 收藏本站
教育新闻 EDUCATION NEWS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新闻 > 正文
把好职教科学研究的“四度”
 
教育新闻      2023-04-11 10:36:05      中国教育报       点击

宗诚 赵晶晶 张浩

近期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旨在通过一系列重大举措,有序有效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切实提高职业教育质量、适应性和吸引力。其中,在探索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新模式、打造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过程中,迫切需要加强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及时总结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办学规律和制度模式,加快构建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思想体系、话语体系、政策体系和实践体系。为此,有必要深入思考和把握好职业教育科学研究的“四度”,切实增强职教科学研究及其成果的前瞻性、专业性、实效性和科学性。

职业教育科学研究的“高度”

要能够把握住历史发展大势,抓住历史变革时机,坚定信念,高瞻远瞩,因势利导,深化职业教育科学研究工作,引导人民群众合理预期,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良好氛围。当前,在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的时代条件下开展职业教育科学研究工作,构建更加健全的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科研体系,职业教育研究者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党对职业教育科研工作的领导,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人民立场,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扎根中国大地开展科学研究。把“探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道路、理论、制度发展的历史根脉、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作为时代使命,把“构建中国特色教育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教材体系”作为重要责任,顺应时代潮流把握历史主动,奋发有为,锐意进取。全面履行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和学术责任,关注职业教育热点问题,准确研判社会舆情,引导人民群众合理预期,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科学研究的主动性、预见性和前瞻性,克服其仅在职业教育解释、教育理论科普、职业教育政策论证和阐释以及相关的工作研究等方面发挥促进作用。

职业教育科学研究的“广度”

要厚植文化底蕴和品位,具备相对完备的知识基础,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不断提升职业教育科研质量。纵观职业教育历史,在古代教育中的职业教育、近代早期的工艺技术教育、近代学制中的实业教育体系、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专业技术教育、新时期职业教育等发展历程中取得了很大成就。从教育科学研究的角度看,当前职业教育科学研究还需要深化认识与职业教育领域相关的一些概念、命题和范畴,还需要丰富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还需要进一步解决突破职业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涉及的专业(群)、课程、教学过程及原则等纷繁复杂的问题。特别是在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许多需要研究探讨的理论问题,例如中等职业教育的定位问题、生源多样化激发高等职业院校的生态变革问题、本科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问题等,这都要求职业教育科学研究者,一方面既要善于学习借鉴世界发达国家的先进教育理念和经验,又能够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力量。凭借全球视野和历史眼光,加强中外教育科研交流和国际比较研究,吸收世界先进教育教学研究成果,提升多视角、多领域、多层次研究问题、破解难题的能力,提出新理论、实现新突破。另一方面,要具备广博的学识,努力掌握全面系统的教育学科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积极拓展自然科学等跨学科理论支撑,充分运用认知科学、脑科学、生命科学等领域最新成果和研究方法,综合运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开展教育研究,正确地认识包罗万象的自然现象和纷繁多变的社会现象。

职业教育科学研究的“效度”

职业教育科学研究对实践发挥的作用有效与否,与其科学化程度以及理论解释、指导和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密切相关。职业教育科学研究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实践不仅为职业教育科学研究提供了研究对象和取之不尽的素材,而且为职业教育科学研究成果提供了发挥实际作用的广阔天地。因此,为促使职业教育科学研究对实践发挥有效的作用,提升研究人员的专业化水平、成果转化意识、研究方法和手段的科学化程度,增强职业院校教师和相关行政管理部门人员对理论的需求,以及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教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职业教育科学研究人员,一方面要增强科研成果转化的意识,尽可能开展政策咨询类、舆论引导类、实践应用类研究,推动职业教育科研成果及时有效地转化为教案、决策、制度和舆论,激发其转化和应用科研成果的积极性,拓宽成果转化渠道,创新转化形式。另一方面,要适应教育改革发展和学科建设需要,坚持借鉴吸收消化和实践总结创新相结合,综合运用各种研究方法,创新职业教育科研范式。就科学研究的本质而言,无论是自然科学研究还是社会科学研究,其本质是基本相同的,都是人类认识和解释自然界或社会现象的活动。“认识”是“解释”的基础,也是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如目前全国职业教育质量状况如何,本科职业教育与专科职业教育的区别是什么。而解释是回答“为什么”“怎么样”的问题,如为什么国家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了回答这些问题,需要对一切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长期性、系统性的研究,对一些重大问题进行持续性跟踪,切实做到以事实和证据为依据,以消化吸收与实践创新相结合,推动职业教育科学研究理论与实践不断发展完善。

职业教育科学研究的“信度”

职业教育科学研究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强化问题意识,求真务实,笃行致远,推动解决职业教育实践问题。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实践已站在新的起点、面临新的形势,职业教育研究要发挥指引作用,必须转变研究范式,立足中国大地,研究中国问题,提出中国理论,指明中国道路,创建中国学派,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职业教育理论体系。职业教育科学研究者,一方面要增强问题意识,因为“问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和归宿,“问题意识”是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和思考的起点,是对已知领域和矛盾体的深入发现与探究,是促进科学研究发展的重要前提。具有问题意识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没有问题意识的科学研究不算是真正的研究,很难取得创新与进步。可以说,增强问题意识有助于提升教育科学研究的社会价值,对社会问题与社会现象的思考让教育科学研究有了存在的价值,进而通过这些问题的解决推动社会进步。另一方面,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职业教育科学研究者要胸怀“国之大者”,进一步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围绕中央关心、社会关注、人民关切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深入研究。研究真问题,真研究问题,发现规律,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要加强调查研究,深入教育实践一线,掌握第一手资料,知晓管理者、职业院校教师等一线实践工作者所思、所想、所困、所惑、所为,从中提炼出要研究的有价值的问题,寻求破解职业教育难题的有效策略和办法。这样,理论研究才有针对性、现实性、解释力和生命力。而关注并解决实际问题,也是理论工作者社会责任和人文情怀的重要体现,是检验理论科学性合理性的正确途径,对于加强学术自律,力戒浮夸浮躁、投机取巧,杜绝“圈子”文化,自觉防范各种学术不端行为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宗诚 赵晶晶 张浩,单位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与继续教育研究所;本文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专项基金项目“职业教育专业和产业互动研究”系列成果之一)

发布时间:2023-04-11 信息来源:《中国教育报2023411日第7